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思想,构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新的培养模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激发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学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学,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我在讲勾股定理这节课时,先出示一个放入正方形网格中的直角三角形及一个画着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正方形,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正方形分割开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训练创新思维。
1.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事实上,正向思维定势经常制约了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时正面解题很难,不妨改变思维方向,就会柳暗花明。
教学中应诱导学生问问题:
①教师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在定理的证明思路和解题思路的分析时要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揭示定理的发生、证明思路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尝试,发现创新的证法及解法,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②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如讲“垂径定理”时,教师与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与学具,先进行演示,由学生得出圆的轴对称性的结论后,教师再问学生还有什么结论,让学生去思考、猜想,探求结论,于是马上就回到问题中来,学生也会沉浸在问题的探讨之中。
③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师要有意识地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读书时发现,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思想、见解,养成与学生商讨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三、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引入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改造一些课本中常规性的题目,打破模式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只给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论证;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筛选后才能求解或证明;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2.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用计算机可揭示常规教学中很难解决的动态数学问题及数学规律,能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加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如:在“圆周角”的教学时采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能有效的让学生发现几何问题的实质就是在运动中寻找不变的规律,从而突破难点,直观的揭示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去重新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去自主探究解决,重视数学活动的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启发、诱导、教育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三、注重应用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用”促“思”,在“用”中出“新”
数学与自然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应用问题联系实际和贴近生活,突出数学的应用性,为学生设置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情意,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熟悉、亲切的问题情境最容易催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
例:下面各工厂各部门提供的信息:
人事部:明年生产工人不多于800人,每人每年工时按2400小时计算。
市场部:预测明年的产品的销量是10000至12000件。
技术部:该产品平均每件需用120小时,每件需要装4个某种主要部件。
供应部:今年终库存某种重要部件6000个,明年可采购到这些部件60000个。
请判断(1)工厂明年的生产量至多应多少件?(2)为了减少积压,至多可裁减多少工人用于开发其他新产品?
像这样的问题,在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感知实践问题,再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审视、分析、抽象概括成数学问题或数学模型,然后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胆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应用数学的习惯,在数学的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构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成绩的稳步提高。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
- [教育理论]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 [教育理论] 向你的学生说“对不起”
- [教育理论] 文本阅读,触摸语文的本真
- [教育理论] 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教育理论] 教师是改变学生厌学情绪的
- [教育理论]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教育理论]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反
- [教育理论] 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